close

內容來自he屏東縣現金週轉xun新聞

市場前景好難敵資金瓶頸 礦山生態修復須完善政策激勵機制

本報記者 郭力方礦山生態恢復前景看好,且各種類型的修復技術研發已比較豐富,但由於相關政策機制特別是針對礦山生態修復的經濟補償制度還未完善,因此大規模產業化推進仍顯緩慢。這是8月29日在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召開的“2013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論壇”上與會專傢的普遍看法。專傢指出,近年來國內礦山開發對土地的損毀及生態環境的破壞有日益加重之勢,在當前建設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諸如園林綠化、防沙治沙以及土壤重金屬治理等生態恢復的諸多領域已進入發展正軌。但是,作為其中重要分支的礦山生態修復卻缺乏完善的政策激勵機制,盡管多年來國傢及地方財政每年投入的資金支持已達數十億元,但這相對於總體超過萬億元的投資需求仍顯不足。專傢呼籲,隨著生態文明建設進入縱深發展階段,礦山生態修復也須政策上加碼重視,以提速其產業化發展。生態破壞與修復賽跑據瞭解,我國各種類型礦區的土地環境破壞問題一直以來都十分突出。據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處長劉燕萍介紹,保守估計,目前全國1500個各類礦區開發占用和損壞的土地面積多達200萬公頃(200億平方米),並且每年仍以3.3萬到4.7萬公頃的速度遞增。而在礦區生態修復方面,目前一般以土地復墾為主要方式,但我國目前礦區土地復墾率隻有15%,遠低於國際上50%-70%的平均水平,歐美國傢目前更是達到80%以上。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專委會秘書長胡振琪表示,預計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我國人口將繼續增加,經濟總量仍將繼續增長,資源、能源的消耗也將隨之暴增,礦區生態修復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也或將成為金門縣身分證小額借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基於此,他指出,國內礦區生態修復問題必須引起政策上更高的重視度,在礦區生態破壞與修復的賽跑中,加快礦區土地復墾及修復的速度。缺乏經濟激勵機制在論壇上,與會專傢指出,礦區生態修復的政策框架目前已現雛形。2011年2月,國務院頒佈實施《土地復墾條例》,成為推進礦山土地復墾的綱領性文件。此外,環保部即將推出的《礦山生態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也就如何實現礦山土地的生態化修復提出一系列基本要求。但值得註意的是,在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機制上,目前仍有待完善之處。特別是在經濟激勵信貸年利率機制方面,仍顯缺位。事實上,近年來,為順利推進我國礦山生態修復事業的發展,我國31個省區市均已建立瞭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一定程度上緩解瞭礦山生態修復的資金缺口。據統計,“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共投入資金129億元,帶動地方財政、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500億元。在此期間,我國治理恢復礦山土地面積約49.6萬公頃,治理礦山地質災害5195處,治理已破壞的地形地貌景觀2527處,有效緩解瞭礦山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盡管如此,胡振琪指出,目前國內外對於礦山修復已經超越瞭以往僅僅滿足於完成土地復墾的階段。生態修復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生態修復中,生態系統的結構及其群落是由簡單向復雜、由單功能向多功能、由抗逆性弱向抗逆性強轉變的。生態修復還是保持水土、保持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具體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目前僅僅著眼於礦山植被恢復的土地復墾遠遠不足以滿足生態恢復的要求。”他說。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礦山修復行業研究員鄭新風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平均每年將有約250億元資金投資於礦區生態修復,比“十一五”末增長112%。盡管如此,修復資金仍將存在巨大缺口,這就需要政府制定系統的礦山生態恢復經濟補償制度。鄭新風認為,落實礦山生態修復資金是推動礦山生態修復的前提和基礎,但仍需在此基礎上拓寬資金渠道來源。例如,我國應全面建立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責令礦山企業從礦產品銷售收入中逐次提取一部分資金以建立礦山企業的環境治理基金,同時對這類企業收取礦山企業的超標排污費。此外,國傢相關部門也有義務從資源稅、資源補償費等稅費中劃出一部分用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基金,同時通過開展市場化籌資等渠道以增加投入。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08-30/15756158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hvo1ku73n 的頭像
    yhvo1ku73n

    賴彥柏整理的網路好康分享BLOG

    yhvo1ku73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